建院80周年发展纪实⑦|默默奋斗的“急先锋” 时刻不忘与时间赛跑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急诊科成为医院里一道坚实的防线,在这个与疫情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上,急诊科里的紧张与忙碌也跟着升了级。
在确保满足发病急、病情重或情况复杂的日常急诊就医需求的同时,还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的弦。
在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里,这个建于1993年的急诊科正以更高的医疗服务水平,将抗击疫情和日常急救工作两手抓,守护着新区80余万群众的生命与健康。
把守生命安全的第一道关
随着救护车鸣笛声音响起,3月14日凌晨3时,正在值班的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张少敏收到接诊信息,“有位高龄患者,发热、呼吸困难,需要迅速到院救治。”患者被“120”救护车送抵医院……这样的情形,在张少敏所处的急诊科里,经历了不知多少次。
“开绿色通道,收入过渡病房!”张少敏一边向家属了解患者病情,一边做流行病学史询问,整个过程迅速而有条不紊,在张少敏的及时收治与处置下,这位95岁高龄的危重婆婆顺利地转至下一步治疗环节。
“要是没有万医生的相助,我怕是等不到去医院就没了。”今年 1月初,急诊科医生万里明收到了家住华阳的李爷爷家属送来的锦旗,仅仅是出诊团队的一次院前急救,却让李爷爷一家刻骨铭心。
事发当天深夜,急诊科接到电话,“一名心前区不适的患者需要救护车。”电话那头的一句需求让万里明警惕了起来,万里明和护士代群英、驾驶员袁学彬立即出发,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询问病情,并为李爷爷做心电图,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危急。
“出现阿斯综合征,室颤!”看着李爷爷情况不妙的心电图,万里明立即为其电击除颤,在救护车上完成抢救。
因李爷爷刚刚在外院做了支架手术,家属希望将其转运至手术医院继续治疗,顺利抵达指定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李爷爷从“鬼门关”前被拉了回来,转运过程中的抢救成了李爷爷闯关成功的关键一环。
这样的成功抢救不胜枚举,是该院急诊科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效缩影。
“急诊科是区域内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也是整个新区的急诊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同时还承担妇幼急诊急救的工作。”急诊科负责人蒋凡表示。
阻击疫情的第一座“碉堡”
离万里明收到锦旗的那次“生死时速”仅仅过去一个月,2月19日,一个看似普通的夜班,如今回想起来,仍然让万里明感到“心有余悸”。
诊室内,万里明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张某仔细进行症状的询问和流行病学史的调查,得知患者自觉头晕,当下有发热症状,且其春节假期有市外旅居的轨迹。 这让万里明立马警惕起来。患者虽然不是来自高中风险区域,但春节假期人员复杂,流动性大,仍然要考虑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职业敏感和疫情防控要求使然,万里明立即拨通电话,安排诊室外的工作人员立即疏散门外其他候诊患者,并打开应急专用通道,由专班人员按照发热患者就医流程从专用通道带至发热门诊候诊,几小时后,核酸检测结果出来,阳性,此时已是早晨7点。 “急诊转发热门诊的患者,核酸结果出来了,是阳性。”急诊科院前急救专业主任李升文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抵达医院。 调取监控,梳理患者到达急诊的就医路线,按照管控要求组织急诊科启动紧急预案,联合疾控部门进行复检,对患者就诊科室进行消杀,协调转运患者前往定点医院救治。
“一周左右的时间,每天接打不完的电话是工作常态,我们在确保日常急救、危重患者救治、病人抢救留观等工作的同时,也要满足封控小区的就医需求,做好人员和救护车辆的调配。”李升文介绍道。
疫情让急诊科医务人员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面对流行病学史不明的患者,全科上下必须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谨慎甄别,不为病毒扩散留下机会,更要保护医务人员不受感染,这也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紧抓学科建设强化优质服务
在蒋凡看来,急诊科能发展到现有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
“急诊科的发展是科室建设的第一要务,要凝聚人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急诊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要加强急诊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巩固并壮大急诊队伍,使急诊医疗体系更加规范化。”
为提高学科建设及科室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科室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目前,科室部分人员任四川省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肺复苏专业培训导师、成都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成都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成都护理学会急诊专委会委员、成都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失禁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慢病管理分会伤口管理专委会委员。
科室人员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部分论文获得四川省医学会优秀论文奖。
全科人员经过急诊急救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先后参加成都市“120”急救中心、成都市医学会急诊专委会等上级主管单位的各类培训,并获得AHA授予的BLS及ACLS证书。医院还先后派出人员前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西南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
医院急诊科采用分科诊治,共同抢救的原则,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全程监控,实施质量实时监控、定期评价、及时整改等综合措施,使其真正落到各项医疗工作、各个医疗岗位、各个诊疗环节之中。
下一步,急诊科将继续精心谋划学科建设与发展,努力提高急诊急救水平,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在以医共体建设为纽带的基础上,天府新区人民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院内多个学科共同合作构成的紧急救援医疗体系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成效显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